罗马书12:1-2
所以,弟兄们,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,将身体献上,当作活祭,是圣洁的,是神所喜悦的;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。不要效法这个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,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、纯全、可喜悦的旨意。

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来思想神的话语;一起来敬拜神。我猜对我们当中大部分的弟兄姊妹来说;我们活在华人的文化里头,华人民俗的信仰对我们来说应该不陌生,所以可能你没有听过我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故事,虽然没听过,但是那个情节、发展、概念,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。这个故事怎么说呢?他说在古代有一个人,他很厉害,他通晓天文地理,靠着夜间在外面观看星空;观看这些星象的移动跟变化,他就可以预先知道天灾人祸。有一天,他就在外面仰望星空,突然间心里头很震撼,他发现他所看到的跟平常不太一样,这是一个不太吉祥的预兆。他回家查了查资料,推算了一下,他发现糟糕,十天之后京城会有一场大火,三分之一的人会在大火当中丧命。

想到这个灾祸,他就心里头很为难,虽然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情,但是我们中国人都晓得所谓天机不可泄露,泄露天机会有大祸临头。所以,他每天就在自己的屋子里头跺方步,走来走去,不知如何是好。他收了一个小徒弟,这个小徒弟看师父一天到晚愁眉苦脸,在家里头走来走去,他知道事情一定不妙。这个小徒弟就来跟师父说:“师父啊,如果我们知道会有大难临头,我们都不说,你觉得这样是有智慧、有爱心;这样子是晓得天道吗?”各位,徒弟都是不简单的。师父知道小徒弟给了他一些暗示和挑战,那师父怎么办呢?他就决定白天的时候,他就到街道上面去,逢人就问安聊天,然后告诉这些人说:最近如果有机会的话,就多备点粮食、多存点水、小心火烛,不要随便外出。大家知道他的身份,知道他这样一讲,所以有的人就心里头有了警戒,做了一些预备。当然也有一些人也许不太相信他,也许没有留意这里头隐晦的警告,所以当作没事一样。

十天之后,果然按照这个大师他所预期的,京城里头一场大火,三分之一的人就在这个大火当中就丧失了性命。那一些听了大师;做了一些预备逃过一劫的人对他非常感恩,送这个礼物,弄那个什么特别的表扬他。可是,在这一些热潮过了之后,有一天大师又到外面去仰望星空,突然间他发现;天上的星星不再对他说话,他看天跟你我看天一模一样,没什么特别的,他知道他已经失去那个特别的能力。小徒弟知道以后,就问大师说:“这是老天刑罚我们吗?”他说“我们”因为他本来想学得一技之长,看来这个机会;这个门也关了。大师说:“哎呀,天机不可泄露,真正的智慧是让人自己醒悟,而不是强改天命。”兄姐妹,你大概没听过这个故事,不过这里头每一个环节对你来说都应该是习以为常,这个听起来就是中国民俗的故事,对吧?

我们中国华人传统,我们看天机,我们怎么理解?我们理解的是天地有它运转的次序,神明有祂的旨意,世界不是随机发生,不是没有道理的,对吧?我们的第二个理解是,有天机它是可以知道的,但是知道跟你干预是两回事。你可以知道,但是你不太能随便的干预,你一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。吊诡的地方在于,可知但不可干预这当中怎么拿捏,怎么平衡这很不容易!第三个我们的观念里头,我们认为极少数的人,这些人可以知道天意,可以明白天机,这些极少数知道的人;会有很多的人认为,其实虽然不能泄露天机,但你不能坐视不理。你想要有一点点改变,却又不能明目张胆,你有智慧引导,说不定也会付上代价,是祸是福,哎呀,很难说,这其中的吊诡之二。对我们华人来说,我们好像还蛮习惯,说不定是有点喜欢这种玄妙之处。这样理解之下的智慧就不在于张扬神通,而在于教人自觉或者是自保。

弟兄姊妹,如果我们拿这个我们很熟悉的华人的世界观、信仰观、宗教观来对比,我们最近一直都在研读的罗马书,你就会发现非常多很有趣,说不定是很宝贵的对比。我们一直都在读,特别最近这几个礼拜读罗马书的第9章到第11章,罗马教会里头,当然有一些犹太人他们接受了耶稣是基督;成为信徒。不过更多的是外邦人,虽然没有旧约历史的启示和经验,但是因为听到了福音的信息,因为看见信徒有好的生活的见证,这一些人很乐意地成为基督徒,在事奉、在生活上面也非常的热心。这两群人在一个主要的议题上面;他们有了争执,他们看法不一样。他们对于大部分的以色列人,对于耶稣基督的福音,他们很冷淡,甚至于是拒绝,甚至于是敌对。这个现象两边有一点不太知道;到底要如何解释;从神的心意的角度来说,这是怎么回事呢?以色列人原来是神的选民啊,可是现在这些人却是拒绝最厉害的一群人,神的旨意如何理解?

在他们讨论的过程当中,我们等一下说他们讨论的起意。弟兄姊妹,他们讨论这件事情和我刚刚所介绍、所描绘的那个民俗观,我们已经有很多可以知道,我们的信仰和人类文明的传统有多大的差异了。当这两群人要明白神的心意的时候,没有人到外面去看星星,没有人觉得神明的心意,天机不可泄露,泄露大祸临头,没有欸!各位他们讨论的很热烈,他们甚至于有一些辩论,还带着激情。你有没有注意到,对我们来说,在我们这个信仰里头,明白神的心意不但不会带来灾祸,反而是应该提倡,应该鼓励。而且不是旁门左道,不是什么特别的时刻、特别的方位,烧什么样特别的东西,做什么样特别的仪式等等,他是你我按着神在历史当中的作为。按照旧约圣经到保罗的时候;新约圣经还没有成书。原来按着旧约圣经到我们,我们现在按照新旧约圣经;里头所介绍所启示,我们来明白这位昨日、今日,到永远都一样的神,祂是怎么做事。弟兄姊妹,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信仰真的是非常的不一样。

我们回头来讲他们两边的辩论,当然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立场、解读,今天我们的时间,我只想选其中的两个,一直到今天都还有相当代表性的来跟大家介绍。今天在国际政治上面,在国际关系上面;从罗马书9章到11章引发的,影响最大的一派的看法,今天我们大概可以称它为“反犹太主义”,英文叫做anti-Semitism。反犹太主义的看法是什么呢?犹太人太可恶了,神给他们丰厚的启示,神在历史当中为这个民族,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神迹、奇事、引领、保守,不管是土地,不管是他们所面临的外患或者内忧,每一次都是神为他们解决。你在这么多的丰富的恩典之下,你怎么会拒绝?怎么会敌对?这个态度被认为非常非常不可取。很多人用各式各样难听的词语来骂他们,说他们是真理的拒绝者,他们是杀害耶稣的民族。如果你把旧约历史里头这样子的态度;所引致的命运拿来看的话,你记得那一些在离开埃及之后,所谓硬着颈项的百姓,最后他们是死在旷野,所以,反犹主义说你在这么丰富的恩典之下,你竟然拒绝神的启示,拒绝神救恩的计画,拒绝耶稣死在旷野,就是你的命运。所以言词责备以色列,当然是应该的嘛!犹太人悲惨的命运要如何理解,那是上帝给他们当得的刑罚。整个历史的结果,反犹太主义说这是彰显神的公义。

同样的这个现象,反犹太主义是把重点聚焦在犹太人的刚硬、违背,而另外的一派人他们讨论的重点在于,那接下来神在圣经里头的启示、救恩属乎耶和华,神立的永约、神的国度、神的子民、神的百姓;这一些人在启示里头这要如何解释,所以另外一派;其实这一派对我们所谓福音派的信徒来说,他的影响是比较大。那个神学的论点,或者可以称它为替代主义或者取代神学。Replacement theology它的看法是什么呢?它的看法是主张;如果以色列拒绝了耶稣,那我如何理解神的计画?神的计画不会失败,神是全知、全能的神。救恩计画是在就在历史以前、创造以前,祂就已经预备,祂怎么会失败!祂到最后一定要成全、一定要圆满。那如何成全、如何圆满呢?很简单你只要把圣经当中所有的百姓、子民,那些指着以色列所说的;你把那个以色列有一个新的理解。如何理解?认为今天你、我,我们、教会;基督的教会已经取代了旧约的以色列人,所以称为取代神学。

我们取代了以色列在神救安计划当中的地位,这样神的旨意当然就没有失败,也成全了。这一派的思想认为犹太人因为拒绝耶稣为弥赛亚,失去了他们作为上帝选民特殊的身份,这个身份如今属于你、我。弟兄姊妹,这两派的立场一直在历史当中,一直在今天;也许教会或社会当中都有相当的影响。那保罗怎么说呢?保罗主张这两种看法都是错的,你记得保罗提的,保罗说:我们像什么?我们像是栽植;植物里头有一种做法,就是接枝法。我们把一个新的枝子,把它剪下来,把它接到一个可能是大树干,一个长的很好的一棵树上,我们把它移到旧的这个大树上面,让他吸收这个大树的营养。保罗说我们外邦信徒,我们都是这被移植到另外;原来这个大树;不管是树干、树根到那里去,汲取它丰富的营养,让它可以继续生长。

既然我们是接枝过去的枝子,我们对于原来的那一棵树;我们当然应该是心存感激,不是吗?所以你按着保罗的思想,你可以说反犹主义其实是忘本,你忘记你是在人家的传统、人家的启示、人家的历史当中得着你信仰的养分,他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上帝的选民。取代主义在这样的观点之下,它是骄傲自大,认为自己很了不起,我们好像可以结实迭迭。但是你忘了你从它那里得到养分,别忘了你没有取代它,因为你是加入它,你是成为那一棵大树的一部分。所以保罗说我们其实是加入了以色列;参与在神伟大救恩的计画和国度当中。弟兄姊妹,你大概记得11章的结尾,保罗说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。你们从前不顺服神,如今因他们的不顺服,你们倒蒙了怜恤。

这样,他们也是不顺服,叫他们因着施给你们的怜恤,现在也就蒙怜恤。因为上帝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,特意要怜恤众人。(罗11:29-32)简单的说,这个辩论得到的结论就上帝的心意而言,保罗说:你从旧约的启示,你从神在历史当中作为,特别从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;我们可以有一个清楚的结论。结论是什么?结论是我们大家都不顺服。外邦人不顺服,以色列人也不不顺服,所以不顺服的有什么好说嘴另外不顺服的人呢?那救恩怎么成就?我们大家都不顺服,救恩怎么成就?救恩成就在于上帝的怜恤。在我们都不顺服的时候,神就是有办法让祂的怜恤在我们的心中动工,改变我们个人,改变我们的群体、我们的家庭,甚至于改变一个社会。神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,特意要怜恤众人。

弟兄姊妹,就这个上帝的心意而言,他有一个主轴是清楚的,那个逻辑是清楚的。但是它也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,不清楚在于什么时候发生,不知道。如何发生,很难讲得清楚、明白,每一个人、每个群体的状况也未必相同。所以32节之后,保罗在33-36节立刻接着说;“深哉,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!他的判断何其难测!他的踪迹何其难寻!谁知道主的心?谁作过他的谋士呢?谁是先给了他,使他后来偿还呢?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,倚靠他、归于他。愿荣耀归给他,直到永远,阿们!”弟兄姊妹,这两段经文非常的重要,它告诉我们神的心意,就那个主轴、就那个脉络、就那个逻辑,你我应该要非常清楚,我们甚至于可以说是心知肚明。

弟兄姊妹,我们再回到我开头那个民俗的故事,你看,明白神的心意,在基督教的启示里头,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,你不用成为大师,你不用去观什么星象,你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也没关系啊!我们不需要成为大师,我们只要是蒙爱的儿女,有圣灵在你的心中,弟兄姊妹你就可以明白神的心意。那明白的过程不在于一些特殊的方法、手段,或者你需要一些什么样子的天份。有些时候有天份还不行,还要机遇呢!所以要碰到小徒弟得找到大师啊!这都不是基督教的观点,不是你我信仰;在教会里头的实际。保罗根据旧约圣经的启示,根据历史,根据耶稣所成就的,他就可以非常清楚的论述;神的心意是如此。

各位我们可以做同样的事,我们今天成为信徒,我们为什么要在教会里头聚会,我们有查经,我们有主日学,我们的主日的讲道。我们为什么花这么多的时间做这些事,因为它帮助我们,它教导我们来明白这位伟大全能,这位祂的智慧就像保罗所说的;超过我们的想象,没有人可以做神的谋士,可是我们却可以做祂的学生,我们可以做祂的儿女,我们可以明白祂的心意。最后我要强调明白神的心意,在基督教和世俗的这个观念对比之下,弟兄姊妹,明白神的心意是值得追求的,是值得鼓励、提倡的。它应该在教会得成为全民运动,你知吗?在民俗的观念里头,“天机”哎呀伤脑筋,到底要不要知道?很想知道,很好奇,说不定可以让我们捷足先登,赢在起跑点。可是我们也很担心那个灾祸,我们也害怕会惹祸上身。可是,其实对信徒来说不会的,明白神的心意不会带来灾祸。相反的你不明白那才可惜呢!你明明有这么丰富、宝贵的宝藏,你却通通……就好像你在银行存款里头;你有上亿的财富,可是它从来跟你没什么关系。弟兄姊妹,明白神的心意,千万别变成这个样子。

各位,我讲到这里总算把我的引言讲完了,我们终于要进入主题,罗马书12:1-2;一开头保罗说;“所以”是因为刚刚我讲的那一串,所以他接下来要说,明白神的心意如果他是这么宝贵,他是这么重要,他是这么值到我们所有人都做,那我们怎么做?保罗说;“我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”,这段经文我们很多人都会背,这段经文是很多教会很喜欢讲的题目。我从小在在教会长大,我也许这段经文很可能是;整本圣经当中我听过讲道最多次的,我一直以为我很了解,我正在预备的时候,突然间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:很特别,新约神学一直强调;旧约是为耶稣基督是弥赛亚而预备的。所有旧约的制度、旧约的观念、旧约的历史都指向耶稣基督,对吧!

尤其是保罗,当耶稣基督是完美的答案之后,各位他带着这个新的观点来评论所有旧约的历史和制度。我不懂的是:奇怪,保罗在其他地方,很少,很少提到旧约的献祭,在这里他却提了耶。可是,我们知道旧约的献祭是不完美的是,教材体的性质的,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之后,只好拿牛羊等等来教导我们,罪很可怕,犯了罪要付上代价等等的这一些。为什么保罗在这里有突然之间提到;我们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呢?旧约的献祭大概分成几种?第一种就是例行性的;每一天得做的,节期到了;得做的。例行性的;按着规矩做的。另外有一些献祭,是因着发生的某一些事、特殊的状况,比如说我犯了罪我需要献赎罪祭,那不是例行性的,那是特殊的状况。今天发生了这样的情景,有这样的需要,所以我得再做。

燔祭什么时候做这个呢?以前我一直以为,这是感恩祭,因为明白了神的心意,发现我们外邦人我们很有福,所以我们现在要感恩;感恩开始我们信仰的实践。可是,弟兄姊妹,旧约的感恩祭不是全部献上的,旧约的感恩祭是平安祭;是献一部分,剩下的你带回去与人分享。这里全人献上,显然是旧约的燔祭,什么时候献燔祭?如果不是例行性的,是特殊情境的燔祭,什么时候献燔祭呢?答案是:求问神的时候。我以为……刚刚不是已经讨论、辩论,我说根据历史、根据启示、根据耶稣基督的十字架,我们已经明白神的心意。保罗说:对!对,你说对。明白主轴,明白奥秘之后呢?保罗说现在还得先求问的燔祭。你记得保罗在12:1-2他怎么说?他说献这个祭叫你们察验,何为神善良、纯全、可喜悦的旨意。

弟兄姊妹,我们的实践生活原来是一个求问,怎么求问法呢?“察验”这个字;这个字不是你不知道,你要去找到答案去发现、去寻求,不是这个意思。察验的意思比较像是:去知道它原来是这个意思,是验证或者体会。它像是我们在学校的时候,你去上化学课,学会了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,然后呢,然后你进实验室去,你把这几个元素加在一起,看见那个方程式原来它反应的时候是这个样子,这里会冒那个烟,那里颜色会有一个不同的变化,它会产生一个新的物质。各位,那个做实验的过程是这个察验。他告诉我们什么呢?它告诉我们神的心意不是脑袋的知识,不是我脑袋知道;原来神要这样子看待以色列人、那样看待外邦人,他们要彼此如何看待,不是知识而已,保罗说现在你明白这个知识之后你去体验,你去把它活出来。

弟兄姊妹,我二零二三年离开台北,去到巴塞隆纳,在那里的一个华人神学院里头服事。我要去之前,其实我有很多的祷告,我心里头一直自认为;那是我这个人生最后一个服事。最后一个服事就是给它赋予特别多的意义,总觉得任重道远,总觉得你想做一些事情是你将来不会后悔的。所以我就拼命祷告,我就拼命问主说:我去我到底应该做什么?我后来心里头有一个想法,我的想法就是:过去十五年这个神学院在欧洲算是站稳脚步了,因为欧洲很大,因为欧洲的文化、语言很复杂。来到这个神学院的学生;是从欧洲各地来的,所以有很多不同背景的差异、教育的差异,文化、语言通通都不一样。所以神学院要在那里被众教会认识、肯定,其实是需要花更长的时间。十五年了,差不多我觉得那个部分做到了。

所以,我这样想,我这样祷告之后,我觉得神给我的负担是做一些事;让这个神学院长远的发展有一个稳固的基础。我就去想它需要什么样的基础?所以在学制上面,我做了一些改变,师资上面我们有了一些增加扩编,然后我就想到我们的环境。我们的环境很受限制,我们跟一个西班牙的神学院合作,两个神学院共用一个校舍,所以空间非常非常的紧张。我就跟神祷告说要有长远的未来;总该有自己的地方吧!可不可以给我一栋校舍?我跟董事会讲,董事会给我一亿台币去买一栋学生宿舍。弟兄姊妹,我在台北没买过房子,我去那边,大家都以为我是来搞房地产的,我一天到晚都在看房子。我很快;很快的看到了一个旅舍,把旅社改成宿舍最简单,对吧?那个环境,它所在的位置,它跟我们原来校本部的距离,它的价钱,它的房舍的状况,所有能想的我都想了,我觉得我看到那个真的非常非常的合适。感谢主啊!我们给了offer,我们出了价之后,就在等对方回应。然后我就天天祷告,我心里想主就要为我成就大事。

结果呢,我们出价之后就石沉大海,一直都没有回复。我就请我们的这个仲介去问,仲介回来告诉我说那个屋主说妈妈生病了。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,我问那个仲介说是什么意思?他说对不起,我们西班牙人同一个时间;只能处理一件大事,卖房子是大事,妈妈生病是不是大事呀?当然是啊,所以只能处理一件大事,哪管什么?当然管妈妈。好,接下来的几个月,我很关心她妈妈的状况啊,因为大事嘛!卡住了。几个月之后呢,他说不幸妈妈过世了。过世了,好。过世之后呢后世是不是大事?家族讨论遗产要怎么处理是不是大事?哎呀,大事可多了!他们家大事接二连三,一直没完没了啊!

弟兄姊妹,我在那个阶段,我们学校在海边,所以我每一天早上去海边晨更祷告,我每一天早上在海边待一个小时。我有好几个月的时间,我每一天早上那一个小时都在跟神抱怨,说主啊,祢让我来这里,然后告诉我要给这个学校一个长远未来的稳固基础,连个校舍祢都不给我,祢要嘛祢告诉我说:不是这一栋,我就死了这条心,我就赶快去移情别恋。也没有,我其他的继续再看,完全没有合适的,最合适就是它,问题是它就没有要卖给我。我一天到晚去,我说神啊,祢的心意真是……奥秘,难测!但是我很为难,弟兄姊妹我祷告了几个月。有一天在海边,我正在享受那个海边的……那个每一天日出的那个情景,真的是美得不得了,然后那个海风吹来,其实非常舒服。我突然那一天祷告的时候我说:神啊,我希望我们要买的那个宿舍就跟海边一样;舒适、安静,它是我们重新得力的地方。

各位,那天我突然间,我跟神的抱怨变少了,我开始想,我开始做梦,我开始想将来我希望那个宿舍变成什么样子。隔了几天,我跟神说,神啊,我上次祷告的时候忘记加一个,今天再补一个,我希望那个宿舍里头有家的欢乐跟温暖,我希望住在里面的学生,他们成为一生彼此陪伴、互相鼓励、支持的传道人。当然那个卖方;那个屋主他们家大事还没结束,所以仍然没有消息。我继续在海边;每一天在那边走来走去,在那边祷告、默想。有一天,我突然想到老约翰在拔摩海岛;看见天上的启示。那天我跟神说:神啊,我希望买的这栋宿舍是学生领受启示,得见天国的地方。

弟兄姊妹,到那一天,我祷告这个之后,我突然间发现我搞错了,我一直以为我在等神,我那天发现其实是神在等我。我发现好像我就是有一大堆待办的事项,等着打勾,这个完成了,这个打勾,完成了。最后我打了十个勾勾,我给这一个学校一个稳固的基础,有长远的未来,我想错了。也许一个学校需要长远的未来,真正在乎的是它的文化,是它的价值,是这一群人他们的个性,是他们如何互动,是他们在等待在挫折当中他们如何彼此相待。不是完成一件事情,是建立一个异象,是共同筑出一个理想、一个梦。弟兄姊妹,这就是保罗在12:1-2说的。他说什么呢?他说你要实践吗?你要把每一个你想得到的题目,你所领受神的心意,弟兄姊妹,别把它当成脑袋的知识而已。

所以,以色列人的命运,所以我们这些外邦人接在以色列这个大树干上面,我们、我们如何成为圣洁,他要我们献的活祭是圣洁的,是神所悦纳的。我们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,我如何成为圣洁,我如何成为神所喜悦的。保罗说为什么要我们献祭,然后是带着求问的心情呢?因为只有求问的心情;你会心意不断的更新而变化,就好像我在海边走来走去一样。我每一天都再想;主啊,祢到底在干嘛,祢为什么还不给我?各位我后来发现,我原来想到只有那一栋建筑物。我后来发现我可以做的,还有我怎么样使用这栋建筑物;让学生在那里头看见学校的价值。我除了买一栋建筑之外,我可以在那里同时建立一个事奉的团队。因着做这些事情,神可以成就太多了。

所以,我要告诉各位,12:1-2告诉我们;把自己当作活祭献上,是燔祭,是求问的祭,是愿意改变的祭。是在今天教会健堂的时候,我们体会如何合一、如何同工、如何带着期待的心;看神要如何成就新事。是在你我的家里头,我们要看见神如何成就祝福,我们要愿意改变,我们又要愿意配合,这样,最后我们就可以跟保罗一起在哪里颂赞神,因为我们都经历了神丰富的恩典和帮助。

我们一起祷告:
谢谢主,谢谢主,祢乐意把祢的心意启示给我们,赏赐给我们。主帮助我们,帮助我们这一群人,我们不是只有在知识上、脑袋上、理性上认识祢。让我们在生活上,让我们在彼此的关系上,主啊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愿意心意更新而变化的人。让我们在各样的事上,主我们存心谦卑,我们就是要察验什么是祢真正善良、纯全、可喜悦的旨意,让那样子的旨意成就在我们当中。祷告靠耶稣的名,阿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