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:哈巴谷书1:12-2:4(和修版)
1:12 耶和华-我的神,我的圣者啊,你不是从亘古就有吗?我们必不致死。耶和华啊,你派他为要行审判;盘石啊,你立他为要惩治人。
1:13 你的眼目清洁,不看邪恶,也不看奸恶,为何你却看着人行诡诈呢?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人,为何你保持沉默呢?
1:14 你为何使人如海中的鱼,又如无人管辖的爬行动物呢?
1:15 他用钩子把他们全拉上来,用罗网捕获他们,拉渔网聚集他们。因此,他欢喜快乐,
1:16 向罗网献祭,向渔网烧香;因为他借此得丰盛的收获与肥美的食物。
1:17 但他岂可因此屡屡倒空罗网,时常杀戮列国的人,毫不顾惜呢?
2:1 我要站在我的了望台,立在城楼上观看,看耶和华要对我说什么,我可用什么话向他诉冤。
2:2 耶和华回答我,说:将这默示清楚地写在看板上,使人容易朗读。
2:3 因为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,论及终局,绝不落空。它虽然耽延,你要等候;因为它必临到,不再迟延。
2:4 看哪,恶人自高自大,心不正直;惟义人必因他的信得生。

信息
今天的经文中,1:12-17和2:2-4是哈巴谷的第二次提问,与及神对他的提问的回应的第一部分。在第一次提问后,哈巴谷听到一个令他极为失望的答案──神要兴起暴躁之民巴比伦人来惩罚犹大人。因此,基本上第二次提问的问题与第一次有许多共通之处,两次的提问也充满了“为何”(1:3、13-14):为何神好像任由恶人横行呢?

这一次神的回应,相信会令哈巴谷比较易接受:“义人必因他的信得生。”(哈巴谷书2:4)新约多次引用这节经文(包括在罗马书1:17、加拉太书3:11、希伯来书10:38),所以我们会容易联想到“信耶稣”。但这是旧约时代,而在2:2,上帝要先知把这默示记下,这默示应该指2:2-20上帝的整个回应,它的重点是这批“自高自大、心不正直”的人的结局,也就是巴比伦的结局。因此2:4说的“他的信”,可能是指义人对上帝应许的信任。

今天整段经文,还有一句很特别的地方:在1:12,先知说:“我们必不致死……盘石啊,你立他为要惩治人。”这句充满信心的宣告,出现在上帝第一次的回应之后。试想想,如果这个信心的宣告像以下那样、在第一次提问之前,是否会更为合乎常理呢?
先知宣告:“我们必不致死”──他一开始对神有单纯的信心。
先知第一次提问:为何神坐视恶行?──他出于单纯的信心,期望神给出一个令自己接受的答案。
神第一次回应:神要兴起凶暴的巴比伦人惩罚犹大人。
先知第二次提问:为何任由恶人横行?──先知不满意这个回应,再次发出提问。
神第二次回应:自大的巴比伦也必被罚,惟义人必因他的信得生。

不过,先知说“我们必不致死”却是在神的第一次回应之后,看起来十分不合情理。然而,这才是真正的信心──就算看来未有获得神的回应,仍然对上帝信靠。这种全然的信的表述,在哈巴谷书结束前,也再次出现,在3:17-18,先知说:“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,葡萄树不结果……然而,我要因耶和华欢欣,因救我的神喜乐。”

真正、彻底的信,是在逆境、绝望中才真实地显露出来的!自高自大的人,永远也体会不到这个道理。

思考与实践
1.    “自高自大的必灭亡,惟义人必因信得生”,这对我有何提醒和鼓励呢?
2.    相信我们大部分人也未能达到哈巴谷在绝境中仍然能信靠神的境界,但是如果我今天正在处于极大的困境中,请仍然要对上帝存着单纯的信心,祂是盘石,是值得信靠的对象。

金句:哈巴谷书1:12(和修版)
“耶和华-我的神,我的圣者啊,你不是从亘古就有吗?我们必不致死。耶和华啊,你派他为要行审判;盘石啊,你立他为要惩治人。”